您的位置:首页 > 概览 > 格尔木市情简介
格尔木市情简介
资源特色
自然地理
格尔木市历史沿革
格尔木市民族文化
格尔木市情简介
世界盐湖城—365体育在线备用    创建时间:2017/11/25 11:10:04    浏览量:
 
 
 

  一、自然地理

  格尔木是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市区海拔2806.7米,属高原大陆气候,年平均降水量45.1毫米,年平均蒸发量2504.1毫米。全年日照时数在2553—3314小时之间,年总辐射量6500—7205兆焦耳/平方米,为全国第二高值区;年均风速2.4米/秒左右,年均风功率密度20瓦/平方米以上,其中4—6月风功率密度可达30—40瓦/平方米,年平均有效小时数3442小时。

  二、行政区划

  格尔木1954年建政,由柴达木盆地南缘和唐古拉山两块互补相连的区域组成。现设3个行委(2002年设立)、2乡2镇、5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2年批复),中心城区位于格尔木河冲击平原上,规划面积26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0.3平方公里(2013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面积,含郭勒木德镇)。

  三、历史概况

  “格尔木”原写作“噶尔穆”,1960年9月26日国务院批准将“噶尔穆”简化为“格尔木”。格尔木历史悠久,古为羌人活动区域。1956年7月,在今唐古拉山镇附近的可可西里一带曾发掘出十几件打制石器;1959年,在距市区150公里的诺木洪发现的青铜器时代的遗存(公元前845年);此外,在格尔木野牛沟还发现多处岩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格尔木这片土地仅是一个地域概念,先后经历了羌人、鲜卑族、吐蕃族、蒙古族和明、清、民国时期政权的统治,大部分区域是“天上飞鸟绝、地上人迹少”的茫茫戈壁。1949年以后,随着青海省大部分地区解放,经过多次复杂斗争,1952年8月,格尔木正式解放。1955年10月23日,经中共中央批准格尔木工作委员会成立,为县级领导机构;1960年11月1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5次会议批准,撤销格尔木工作委员会,改设格尔木市,隶属海西州;后经历两次撤市设县、撤县设市后,1992年5月,确定为省计划单列市;1994年1月,被国家民委、国家体改委列为全国7个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试验区之一;2000年9月升格为副地级市。

  四、人口构成

  格尔木有汉、蒙古、藏、回等26个民族、全市总人口30万,其中常住人口22.7万人,城市人口占90%以上。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18‰。

  五、土地资源

  格尔木辖区总面积11.91万平方公里(原为11.89万平方公里,2013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其中:宜农土地86.6万亩、耕地面积6.3万亩、可利用天然草场4130万亩,林地面积71.94万公顷,其余多为目前尚难开发利用的石山、雪山、冰川、沙漠、戈壁和盐沼等。

  六、矿产资源

  格尔木地处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已探明储量的矿藏有50余种,有30多种位居全国前10位,其中钾、钠、镁、锂总储量占全国第一位。

  盐湖资源:分布于三个盐湖,钾盐总储量6亿吨,镁盐总储量43亿吨,钠盐总储量633亿吨,锂盐总储量1793万吨。察尔汗盐湖资源储量超过600亿吨,其中氯化钠555亿吨、氯化镁40.59亿吨、氯化钾5.4亿吨、氯化锂1200万吨;东台吉乃尔盐湖资源储量33亿吨,其中氯化钠31.78亿吨、氯化镁0.63亿吨、氯化钾0.19亿吨、氯化锂284.78万吨;西台吉乃尔盐湖资源储量49亿吨,其中氯化钠46.68亿吨、氯化镁1.9亿吨、氯化钾0.47亿吨、氯化锂308.4万吨。

  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涩北,已探明储量3000亿立方米,远景储量可达5000亿立方米,是我国陆上四大天然气田之一。

  黑色有色金属资源:集中分布在东昆仑成矿带西段,有昆北、昆中、昆南和祁漫塔格四条大的成矿带,已发现矿产地(不含共伴生矿)402处,其中大型矿产地10处、中型14处、小型25处。铁矿上表量1.45亿吨,查明量5.86亿吨,加上周边地区,远景量可达10亿吨;铜矿上表量2.23万吨,查明量47.58万吨,远景量60万吨;铅锌矿上表量86.38万吨,远景量150万吨;锑矿(金属量)757.38吨、钼矿(金属量、远景量)1万吨、镍矿106.29万吨以上、钴矿5.6万吨、铋矿8097吨、金矿(金属量)5.71吨。

  其他:玉石查明量3.67万吨,水晶381.38吨,石灰岩矿1亿吨。

  七、水利资源

  格尔木水资源由唐古拉山区和格尔木盆地区两部分组成,水资源总量72.42亿立方米,其中唐古拉山区水资源总量为49.78亿立方米,盆地区水资源总量为22.64亿立方米。流经格尔木辖区的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543条,各河流总长度26583.4公里。格尔木湖泊众多,星罗棋布,共有59个湖泊,常年水面面积2322.09平方公里。

  八、森林资源

  格尔木地处荒漠半荒漠地区,森林资源十分贫乏,境内胡杨林约133.3公顷,天然灌木林面积约40.14万公顷,人工林6534公顷,树种以杨树(青杨、新疆杨等)为主,还有柳树、沙枣、榆树、枸杞、柽柳、白刺、沙棘等。

  九、旅游资源

  格尔木以“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昆仑文化”为轴心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长江源头、万丈盐桥、雪山冰川、昆仑雪景、瀚海日出、沙漠胡杨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是观赏青藏高原风光、野生动物活动和进行科学考察、登山探险的理想之地。格尔木昆仑旅游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察尔汗国家矿山公园、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魅力独特,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前景。

  十、生物资源

  格尔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粮食作物主要有春小麦、青稞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枸杞、油菜等。蔬菜品种有白菜、青萝卜、胡萝卜、葱、蒜、芹菜、菠菜、小油菜、紫皮蒜、土豆、茄子、莴笋、辣椒、西红柿、黄瓜等近60个。

  十一、动物资源

  畜种主要有藏系绵羊、蒙系绵羊、半细毛羊、牦牛、山羊、骆驼、马、黄牛、驴、骡等,家庭喂养的家畜有猪、狗、猫、鸡、鸭、兔、鹅等。淡水湖中鱼类品种主要有冷水性无鳞裸鲤(俗称湟鱼),人工养鱼场饲养的品种有鲤鱼、草鱼、鲢鱼等。野生动物有野牦牛、野驴、猞猁、藏羚羊、盘羊、岩羊、野马、鹅喉羚、棕熊、白唇鹿、雪豹、红狐、狼等20多种;野禽有野鸡、石鸡、雪鸡、天鹅、棕头鸥、灰雁、赤麻鸭、黄鸭、鱼鸥、鱼鹰、金雕、草原雕、黑颈鹤等20多种,其中野牦牛、野驴、白唇鹿、藏羚羊、盘羊、雪豹、猞猁等兽类和雪鸡、天鹅、鹰雕、黑颈鹤、野鸡等禽类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

  十二、中草药资源

  格尔木有植物药212种,动物药19种,矿物药2种,优势中药资源有罗布麻、锁阳、白刺、鹿茸、麻黄、秦艽、黄芪、葶苈子、网脉大黄、紫苑、尿泡草、茵陈、蒲公英、熊骨、甘草、枸杞子、扁蓄、小蓟、败酱草、马尾莲、雪莲、龙胆、银莲花、棘豆、辣根菜、藏羚羊角、羊牛草结、熊掌、豹骨等。

  十三、风景名胜

  世界屋脊和身居内陆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格尔木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长江源头、雅丹地貌、茫茫戈壁、海市蜃楼、千年冰川、万丈盐桥、昆仑山道教圣地、西王母瑶池、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等闻名遐迩,以西部风情、翰海奇观、昆仑文化为主的旅游资源正在开发。

  格尔木昆仑4A级旅游景区:2001年1月11日经国家旅游局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评定并批准为AAAA旅游景区。昆仑山东西长2500公里,平均海拔5000米,格尔木昆仑国家AAAA级旅游区包括格尔木市11.91万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地貌景观奇特、珍稀物种繁多,有长江源头、万丈盐桥、江源冰川、昆仑雪景、瀚海日出、盐海玉波、海市蜃楼、雅丹地貌、沙漠绿洲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是观赏青藏高原风光、珍稀野生动物及科学考察、登山探险的理想之地。

  胡杨林自然保护区:格尔木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地处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西郊,介于北纬36°32′~36°40′,东经94°20′~94°26′,平均海拔2800m左右。总面积14691.33 hm2,其中核心区324.27hm2,缓冲区2579.53 hm2,实验区11787.53 hm2。

  它以特有的荒漠生态系统和胡杨林为保护对象,本区自然植被主要为平原荒漠植被和草甸植被类型。受昆仑山、唐古拉山及盆地地形、气候条件的影响,本区自然植被主要为平原荒漠植被和草甸植被类型。天然乔木有胡杨,灌木有柽柳、膜果麻黄、沙拐枣、木本猪毛菜、水柏枝、白刺等;人工林树种主要有青杨、白柳、沙棘、沙枣、枸杞、柽柳等;草本植被主要有芦苇、细枝盐爪爪、赖草等。另外在在海拔2700~2900m的沼泽和盐沼的外围,植被以芦苇、佛子茅及大叶白麻为主;常见的伴生种有赖草、早熟禾、水嵩草、粗缘苔草、盐生凤毛菊等,植被生长良好。据有关资料统计,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有野生动物86种,其中鸟类63种,繁殖鸟多达49种,兽类23种,多为小型啮齿类动物。

  青藏公路管理局旧址“将军楼”:格尔木市历史文物遗迹青藏公路管理局旧址——“将军楼”及附属建筑位于格尔木市河西西藏运输公司生活区内,建于50年代,是格尔木市设立行政区域初期的重要文物遗迹、是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生活居住的地方。也是早期格尔木市的标志性建筑,可以说“将军楼”见证着格尔木市的建立与发展历程。革命历史文物遗址“将军楼”及其附属建筑在格尔木市经济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低蕴作用和促进作用。

  革命历史文物“将军楼”及其附属建筑作为格尔木市的标志性建筑在城市的发展史上将留下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一所建筑,而是一个时代一代人的一种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对于格尔木市第二代、第三代建设者们都有着不可取代的实物教育意义。在更加清楚地了解格尔木市的发展历史的同时,用老一辈革命家的创业精神和创业经历激励他们更加刻苦的工作与学习,这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

  青藏公路管理局“将军楼”建成于1956年,是原青藏公路管理局办公地及慕生忠将军生活、工作场所,老百姓尊称为“将军楼”。

  将军楼旧址:包括主楼(办公楼)、副楼(生活楼俗称飞机房)及水塔等。

  1978年由兰州军区政治部携刻“将军楼”。

  将军楼作为慕生忠将军的旧居和办公地点,它和其附属建筑是格市建立行政区域初期的重要文物史迹。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实物见证。必将成为弘扬光荣的柴达木精神,对当代及后代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

  2003年格尔木市文体广电局向格尔木市政府提出申请将青藏公路管理局旧址(将军楼)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经市政府批准为格尔木市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8年4月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3年8月西北运输总队成立,慕生忠任总队政治委员,王宝珊任总队队长,主要任务向西藏运输粮食按照中央指示为青藏公路修筑探测一条比较理想的路线。

  1954年5月9日,青藏公路筑路总队指挥部成立,身兼西藏工委组织部部长及西藏运输总队政委的慕生忠将军(55年授少将军衔),担任总指挥兼政治委员,5月1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公路在格尔木动工,公路全长1283公里,1954年12月25日在西藏拉萨市举行了青藏公路通车典礼。

  青海察尔汗盐湖博物馆:青海察尔汗盐湖博物馆于2008年8月1日正式开馆,现属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格尔木市和国家AAAA级昆仑文化景区的核心旅游景点。盐湖博物馆占地面积340平方米,布展面积2600平方米,布展主要分为九个布展区:门厅、盐湖科普厅、领导关怀厅、多媒体功能厅、察尔汗盐湖开发区、中国钾肥工业发展区、企业文化区、廉政教育区、盐花展示区。展示内容以世界范围内的盐湖与盐工业为背景,以察尔汗盐湖为中心,以盐湖股份公司为主线,集中体现盐湖独有的自然环境,奇特的地理景观,雄壮的工业文化,深厚的人文风貌,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重塑历史,凝固时间,让游客能够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了解盐湖,认识盐湖,留下深刻的印象。


 
【打包发回信箱】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分享到:
  郑重声明: 中国盐湖城-365体育在线备用(www.pzcdg.com)拥有完全知识产权。任何媒体转载格尔木日报电子版及格尔木市门户网站原创稿件,必须在来源处标明 “格尔木市门户网站”或在文章开头署名“格尔木市门户网站讯”,并在适当位置署名记者或摄影。除此之外,任何形式的署名转载行为均被视为侵权。
格尔木市情简介
资源特色
自然地理
格尔木市历史沿革
格尔木市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