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市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臻完善
第386期(总第7701期)
近年来,格尔木市始终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贯穿于交通设计、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以提高运输能力为核心,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安全可靠的原则,加强交通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运输网络,着力构建集公路、铁路、航空三种运输方式于一身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公路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路网密度增加。相继建设完成了京藏高速茶卡至格尔木段、机场快速通道、国道109、215北连接线、北海桥延长线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外环高速路网初步形成,构筑起“南去西藏、北达河西走廊、东到西宁、西至新疆”的放射式公路网络,成为连接甘、新、青、藏四省区“十字形”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目前,已形成以察格高速、北连接线、京藏高速茶格段为骨架的城市外环高速路网,西海南路、南海西路及人民路道路工程等即将实施,届时将逐步与城市外环高速路网连接,公路通车总里程大幅度上升。截至2016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3126公里,其中,国道1197公里(含高速公路217公里)、省道377公里、农村公路1552公里。
二是铁路建设取得新进展,原有铁路运行畅通。目前,青藏铁路承担着格尔木市全部的对外铁路客运和货运重任,并承担了75%以上进出西藏物资的运输任务。同时,市工业园察尔汗金属镁工业园区、格尔木西部物流园和格尔木藏格钾肥有限公司3条市内铁路专用线已建成投运。跨地区铁路已破土动工,格敦、格库铁路及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扩能改造工程已相继开工建设。
三是民航事业发展初具规模。格尔木机场已开通至西宁、西安、成都、拉萨等地航线。民用机场改扩建工程全面启动,2013年对航站楼、跑道、夜航导航等设施进行改造,提高了机场适航保障能力和国内航线航班通达能力;2017年6月,改扩建后的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新建航站楼面积10000平方米,新增停机位6个,新建登机桥3部,使格尔木机场达到4C级标准,满足旅客吞吐量30万人(次)的目标。目前,格尔木机场改扩建工程全部完成并投运。
四是城区交通日益完善,具备了较完善的客运站点网络布局。全市共有12个汽车站,其中:二级站1座,三级站2座,乡、镇、村级站9座。新型太阳能光伏照明农村客运站点30座、城市公交候车亭126座、城市公交综合调度中心1座,极大地完善了全市客运站点网络布局。客运线路逐渐增多,全市已开通客运线路14条,其中,跨省线路3条、跨州线路4条、州境内线路7条;城市公交线路8条、城乡公交专线6条,公交线路总长度601公里。现有公交公司1家、公交车127辆,出租汽车公司3家、出租汽车保有量1189台;旅游客运企业2家,旅游客车40台;维修经营户208户;驾驶员培训学校8家;全市4个乡镇均通班车,通达率达100%,42个建制村(牧委会)中23个通班车,通达率达54.7%;现有货运企业301家(危货企业15家),货运车辆3650台(危货车辆467台),全市交通运输能力显著增强。
(市交通运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