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高效生态林业 全面改善生态民生
第396期(总第7711期)
今年,格尔木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以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为主线,努力构建乔灌花草相结合,城外有林、城内有绿、特色鲜明的城乡一体绿化新格局,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生态建设、国有林场改革、扶贫攻坚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以项目建设为主体,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全年实施外围生态建设及园林绿化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1.3亿元(中央投资4403.2万元,市级投资5899.8万元,企业自筹2697万元),已完成投资1.3亿元。实现外围新增林地4700亩,落实公益林管护642万亩;城区园林绿化共完成乔木种植11.25万株、灌木12.54万株、绿篱色块4.29万平方米、花草21.81万平方米,新增绿地192亩。截至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为3.24%,城区绿化覆盖率为20.25%,人均公共绿地7.04平方米。完成格尔木民用机场改扩建绿化工程和市区摆花工程等2个为民办实事项目。
(二)加强生态资源保护,维护林区安全稳定。深入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等专项行动,处理行政案件7起、罚没6万余元,破获刑事案件1起,抓获1人,审判机关判处1人。救助野生动物、鸟类13头(只),开展林区取土、占地清理整顿行动20余次。开展全市森林防火检查6次,成功预防制止火情3起;加强宣传和24小时值班轮守,未发生森林火灾。出动人员780人(次)、车辆240台(次),清理取缔野生黑果枸杞交易市场30余处,说服教育500余人(次),有效保护了野生黑果枸杞市场秩序。全面落实642.24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的管护任务,全市设11个管护站,管护责任书签订率达100%,落实率达100%。配合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开展格尔木市国家级公益林区划落界工作,全市区划小班总数为9922个,林地变更小班数为529个(此项工作计划在12月底前完成)。
(三)依法推进保护区工作,着力维护生态平衡。为切实加强胡杨林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委托国家林业局勘查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格尔木市胡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初稿)》,拟对胡杨林保护区的各功能分区范围及面积进行调整,着力改变原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只有核心区和实验区、缺少缓冲区的现状。开展“绿盾2017”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对自然保护区内采矿、采砂、工矿企业和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旅游开发、水电开发等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活动全面进行了清查。聘用管护人员对乌图美仁乡封禁保护区、唐古拉山镇区域内湿地常期开展巡护工作,加强动态管护,维护生态平衡。
(四)深化国有林场改革,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为充分发挥好国有林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职能作用,结合实际,编制完成《格尔木市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积极探索资源增长、生态良好、林业增效、职工增收、林区和谐稳定的国有林场改革发展之路,全市国有林场改革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
(五)从贫困户中招录生态管护员,助力全市扶贫攻坚。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和精准扶贫相结合,从2016年起,将具有劳动能力、具备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纳入生态管护员队伍,全面落实生态效益直补政策,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标准进行补偿,全力确保贫困户真正得到实惠。累计完成225名生态管护员的聘用工作,其中今年完成68名,全面完成了省、州下达的工作任务。
(市林业局) |